IDEA 大会

IDEA 5th Anniversary

2025.11.22 · 深圳

欢迎关注 IDEA 研究院公众号并观看直播

IDEA CONFERENCE

了解大会

一场闭环「学研产投」成果的
创新发布会

IDEA 大会 由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简称“IDEA 研究院”)主办,立足深圳,集中发布 IDEA 创新研发成果,以大湾区的视角呈现 AI 时代下的前沿科研与产业趋势,汇聚学研产投界领袖,共同探讨科研发展新路径。

 

IDEA 大会于 2021 年首度亮相,由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发起,致力构建一个凝聚数字经济多方力量的国际化平台,曾在低空经济、金融科技、计算机视觉、多模态、基础软件等领域发布全球领先的技术与产业成果,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之一。

AGENDA

大会议程

沈向洋主题演讲

09:20 - 12:00

沈向洋 (host)

IDEA 研究院创院理事长

沈向洋博士是世界级的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专家。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创院理事长,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
沈博士曾任微软公司执行副总裁,负责推动公司中长期技术战略及前瞻性研究与开发工作,主管微软全球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产品线,覆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应用以及智能助理业务。他参与创立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担任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了众多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

AI 时代创新模式的再思考

14:15 - 14:50

郭 健 (host)

IDEA 研究院(署理)院长、IDEA AI 金融与深度学习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现任 IDEA 研究院署理院长、AI 金融与深度学习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并兼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人工智能学域兼职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兼聘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实践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导)。郭健教授是 IDEA 研究院创始成员之一,回国之前曾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Tenure-track),是数据科学与机器学方面的专家。其研究领域包括: AI 量化投资技术、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金融知识图谱推理等。郭健也是人工智能金融投资领域的长期实践者和创业者。

高 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IEEE Fellow、ACM Fellow。
以第一完成人身份,一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五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 IEEE 社会基建创新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广东省南粤突出贡献奖、“2005 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应用和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方面的研究。

韩杰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倪明选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校校长

沈 抖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

AI 对软件工程的影响与机遇

14:50 - 15:25

张宏波 (host)

IDEA 基础软件中心负责人

张宏波现任 IDEA 研究院基础软件中心讲席科学家,是通用程序语言 ReScript 的作者,程序语言 OCaml 前核心开发人员。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博期间受 Bloomberg 邀请,从事函数式语言编译器的开发工作。张宏波主导的 ReScript 语言,目前仍是唯一一个由中国人制作的、在国际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通用程序语言。该语言项目始于其个人兴趣,后广泛被世界各地的程序员采用。除英语外,ReScript 官方文档已被翻译成中文、韩语、葡萄牙语等多国语言版本。

李亚飞

ClackyAI CEO

李亚飞,现深圳至简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2009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系,连续创业者,10 年创业经验,早期深信服成长最快的架构师之一,前单麦 SAAS 小程序联合创始人 & CTO,深圳 Ruby 社区发起人,Ruby 中国社区核心贡献者,连续三届 RubyConf China 讲师。2019 年创立至简天成科技,以全栈自研 CDE(云端开发环境)引擎为核心,深度整合自研 AI Agent。旗下 ShowMeBug 技术测评产品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技术人才评估方案,ClackyAI 定位于 L3 级 Agentic Code Studio 帮助新一代”业务逻辑师”无需编码即可开发真正的软件应用。

王焱林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王焱林,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助理教授,2022 年 7 月入选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加入软件工程学院。加入中山大学前,于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化软件工程。已在 ICSE、ISSTA、ASE, AAAI、ACL 等软件工程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高质量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四十余篇学术论文,曾 3 次获得 ACM SIGSOFT 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Modularity 2016 最佳论文奖。担任 FSE 2025 组织委员会委员,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如 ICSE,ISSTA,FSE 等担任程序委员会委员,是 TSE, TOSEM, TKDE 等期刊的审稿人。

许式伟

七牛云创始人兼 CEO

香港上市科技企业(02567.HK)七牛云创始人兼 CEO,XGo 语言和 LLGo 编译器的创建者,GO 语言专家,WPS2005 首席架构师。
七牛云为中国最大的云端一体化 AI 服务平台,拥有 169 万+ 开发者, 客户包括字节、小红书、蔚来、快手等头部企业,间接覆盖全中国超过 95% 的网民,为客户提供音视频、大模型和算力推理等服务。灵矽 AI,率先打造智能硬件和机器人侧 AI 多模态应用模型和平台的最佳范式。 七牛一直秉承缩短从想法到作品的距离的使命,致力于为所有有梦想,有创造力的开发者和创客提供全栈 AI 服务。

张海龙

GBOX.AI CEO、开源中国联合创始人、CODING 创始人

张海龙,GBOX.AI CEO。开源中国联合创始人、CODING 创始人。复旦大学软件工程学士、CMU 计算机硕士。
主导的新项目 GBOX.AI 旨在为 AI Agent 构建基础设施。

ToB or Not toB : 打通 AI 产业落地的任督二脉

15:25 - 16:00

幺宝刚 (host)

IDEA 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技术官

幺宝刚任 IDEA 研究院研究院副院长、首席技术官、联合实验室及 CTO Labs 总负责人,曾任顺丰集团 CTO 兼顺丰科技 CEO、微软全球 20 位高级合伙人之一,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主导或参与过的产品有顺丰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及平台、顺丰速运/快运技术平台、微软认知服务、人工智能助理小冰/小娜、必应/谷歌全球搜索产品、知识图谱、语音平台、广告平台等多款跨平台、跨语种的产品及技术。

刘铁岩

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

刘铁岩教授(Prof.Tie-Yan Liu),现任北京中关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微软科学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他(曾)被聘为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他是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专家,被国际开放测评委员会评为自 1943 年以来全球最重要的百位人工智能学者之一,其工作曾多次获得国际会议/期刊的最佳论文和最高引用论文奖。他被评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AAIA Fellow)、海聚工程战略科学家、和北京学者等称号。

刘建国

前海尔智家全球首席数字技术官

赵长江

比亚迪原腾势/方程豹品牌 CEO

赵长江,曾担任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2009 年加入比亚迪,历任区域销售经理、京津地区营销总监,并于 2017 年成为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2021 年,赵长江参与筹备比亚迪高端品牌,并接管腾势品牌事业部。2022 年,他主导了腾势品牌的战略重塑,完成渠道建设,并成功推出高端新能源 MPV 腾势 D9。2025 年 7 月,他调任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
在任期间,赵长江带领腾势品牌成功拓展海内外市场,推出腾势 N7、N8、Z9 GT 等多款新车型。在科技创新方面,他推动腾势品牌在驾驶辅助、智能交互、智能驱动底盘以及端到端大模型迭代等领域的关键布局。
2024 年,腾势品牌实现销量 12.6 万辆,2025 年上半年累计销量约 7.9 万辆。赵长江主导的腾势 D9 成功打破了别克 GL8 在 MPV 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

我们都老了吗,畅聊 AI 创业

16:00 - 16:35

姚 颂 (host)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主任

姚颂,1992 年生于长沙,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现任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主任、清华企业家协会北京分会主席、烟台市人大代表。曾联合创立深鉴科技、东方空间,曾兼任经纬中国风险合伙人、奇绩创坛访问合伙人,致力于硬科技投资与孵化。曾获福布斯亚洲 30U30、MIT TR35 China、2024《财富》中国 40U40,及“中国 2023 年十大新青年”等荣誉。

李天弛

编程猫联合创始人&CEO

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世界的“登月之旅”

16:35 - 17:10

张 磊 (host)

IDEA 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研究中心负责人

张磊博士任 IDEA 研究院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研究中心讲席科学家、IEEE Fellow,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总部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长期带领研究组从事计算机视觉基础研究和大规模图像分析、物体检测、视觉语言多模态理解的应用研究,其研究成果广泛用于微软必应搜索及认知服务云计算平台。他在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发表论 150 多篇,并拥有 60 多项美国授权专利。

陈天健

美团机器人研究院理事、美团高级总监、美团无人机软件产品研发负责人

陈天健先生 200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期从事分布式系统、高性能计算与大规模机器学习系统的实践与研究,在 Dynam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mputational Genomics、 Federated Learning、 Multi-Agent RL 领域都有很多前沿工作,期间获得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论文 50 多篇

罗忠良

比亚迪集团副总裁、比亚迪第十五事业部总经理

2005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同年加入比亚迪,历任产品线总监、总经理、副总裁,致力于汽车电子、汽车底盘、具身智能等研发、制造及管理,国家人工智能学院深圳河套学院战略委员会委员,比亚迪博士后导师、研究领域覆盖汽车底盘、智能座舱、智能车控、主被动安全、智能制造、机器人等,主导攻克多项汽车及制造领域技术难题。

谭 平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谭平是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冯诺依曼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同时是河套学院视觉与具身智能中心主任。在此之前,他曾任阿里巴巴达摩院 XR 实验室主任、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以及机器人。

王 鹤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创始人及 CTO

王鹤博士的研究目标是通过研究具身多模态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技能学习来推进通用机器人的发展。他的工作获得 ICCV 2023 最佳论文候选,ICRA 2023 最佳操纵论文候选,2022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Eurographics 2019 最佳论文提名奖等。他还荣获 2024《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TR 35 中国区), 2024 蚂蚁 InTech 科技奖,北京市科技新星,英特尔中国学术英才计划荣誉学者等。在加入北京大学前,他于 2021 年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美国三院院士 Leonidas J.Guibas 教授,于 2014 年从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AI 时代的新型科研机构

17:10 - 17:45

郑立中 (host)

IDEA 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
IDEA 深港高等研究交流中心负责人

郑立中教授任 IDEA 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并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 Elihu Thomson 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IEEE Fellow,现任 IEEE 信息论学会会刊主编,长期从事信息理论、无线通信、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在相关领域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百余篇论文,曾先后担任腾讯访问科学家、富士康杰出访问科学家、华为/高通/夏普实验室等咨询顾问,目前正推动人工智能与相关工程领域的结合,打造跨学科人工智能方法的应用范式,创新科研机制,推动产业发展。

陈 雷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枢纽院长

陈雷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数据科学与分析学讲席教授,同时是国际计算机协会(ACM)和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双科会士。目前,他担任港科大(广州)信息枢纽院长及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教授的研究涵盖多个前沿领域,包括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元宇宙、知识图谱、区块链技术、数据隐私、众包技术、时空数据库以及概率数据库。他毕业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陈教授曾获多项国际权威奖项,如 2015 年 ACM SIGMOD 时间检验奖、2022 年 VLDB 最佳论文奖,其团队研发的系统还曾荣获 2014 年 VLDB 卓越演示奖。他长期活跃于国际学术组织,曾担任 2019 年 VLDB 大会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现任《IEEE 数据与知识工程学报》主编,并先后出任 2024 年 VLDB 大会联合主席及 2025 年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大会中国分会(IJCAI China 2025)联合主席。

田 奇

深圳光明实验室主任、华为终端 BG 首席科学家

田奇教授目前是华为终端 BG 首席科学家, 2018.06-2024.04 先后担任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计算视觉首席科学家和华为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田奇教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2),后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习,师从 Thomas S. Huang 教授获博士学位(2002)。后历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2002-2019),2010 年获 Google Faculty Research Award, 2017 年 UTSA 校长杰出研究奖、2016 年获评多媒体领域 10 大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并于 2018 年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创新项目。田教授也是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青,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他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21)、ACM Fellow (2024),IEEE Fellow (2016), CAAI Fellow(2022),CCF Fellow(2023), 获得 2021 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领域杰出贡献奖,获得 2025 SIGMM 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田教授是 IEEE TMM, TCSVT, TNNLS, ACM TOMM、Multimedia Systems Journal 等多个期刊的 Associate Editor。他拥有多项美国专利,在计算机视觉及多媒体方向顶级期刊及会议如 IEEE TPAMI,IJCV,TIP,TMM,CVPR, ICCV,ECCV,ACM MM 上发表文章约 80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次数 101,400+,h 指数为 135,有 9 篇论文获最佳论文奖或者最佳学生论文包括 ACM Multimedia 等。田教授的盘古气象大模型论文(唯一通信作者)发表于《Nature》杂志正刊,盘古气象大模型被《Science》杂志评为 2023 年度十大突破,也被评为 2023 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位列第一。

汪 玉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系主任

汪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系主任,IEEE Fellow,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
兼职担任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电子信息学科建设(推进)委员会主任。
汪玉教授长期从事智能芯片、高能效电路与系统研究,发表 IEEE/ACM 期刊论文 60 余篇、会议论文 270 余篇,谷歌学术引用 28,000 余次。主持国家级以及企业联合项目多项,获 CCF 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际设计自动化会议 40 岁以下创新者奖、CCF 青竹奖等荣誉。曾获得 5 次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及 13 次最佳论文提名。2016 年知识成果转化入股深鉴科技,打造世界一流的深度学习计算平台,2018 年被业内龙头企业赛灵思(现 AMD)收购。2023 年推动成立无问芯穹,形成面向大模型的软硬件联合优化平台,在国内外十余种芯片上实现业界领先的大模型推理性能。

沈向洋

IDEA 研究院理事长 工智能专家,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研究生学历,研究院双聘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创院理事长 ,微软原全球执行副总裁。 



沈向洋主要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统计学习、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研究的世界级专家。沈向洋的博士论文是世界上最早有关由照片转换成虚拟现实的研究,所设计的四分树样条数函数算法,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参数估计算法之一。先后获得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等。



沈向洋主要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统计学习、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研究的世界级专家。

HIGHLIGHTS

大会亮点

机遇之问

深度解读 AI 产业发展方向与核心命题,聚焦 AI 技术从前沿探索到价值转化的全链条逻辑,剖析行业当下的机遇窗口。

创新落地

独家发布 IDEA 前沿创新成果,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实践,构建 “技术突破 — 场景适配 — 价值转化” 的完整闭环。

未来思辩

汇聚研学产投多元主体,搭建跨领域、多视角的思想碰撞平台,推动技术与产业协同进化共识,为 AI 未来发展提供多维度、立体化的创新灵感与落地借鉴。

REVIEWS

精彩回顾

2024 IDEA 大会 | AI 浪潮混沌中现清晰

这个时代的产业创新,格外需要理解技术

2024 IDEA 大会 | IDEA 研究院发布全国首个开放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统

系统目前可以支撑一个城市对低空飞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IDEA 研究院发布 DINO-X 目标检测视觉大模型:万物识别,开放世界

Grounding DINO 系列升级之作。无需用户提示即可检测万物,精度更高,速度更快,引领开放世界视觉识别新高度

2024 IDEA 大会 | AI 赋能工业生产力

工业 AI 化的基本理论、企业实践和支持系统设计

2024 IDEA 大会 | AI for Science:科研前沿与落地实践

如何定义 AI for Science,想象力的尽头是什么?

2024 IDEA 大会 | 机器人现在可以做到“不砸锅”,是产业化的新曙光

机器人会逐步融入更多小场景

2024 IDEA 大会 | AI Coding,亦或 AI for Coding?

800 亿机器人和 80 亿人类的未来交互

2024 IDEA 大会 | AI 大模型让端到端企业决策成为可能

业界与学界达成了共识

  • 2023
  • 2022
  • 2021

Guests

往届嘉宾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吴建福

“深度学习是我觉得 AI 而言,现在可以做的。而且深度学习的计算量没有大模型这么大。”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周礼栋

“MSRA 希望引导研究院自身往拥有更长远影响力的方向去发展,能不能不断地培养一代又一代新的领军人物。这是研究院重要的立足之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坚

“长三角今天的互联网就像过去的水网,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思想流动。大湾区文化比长三角地区更加多元,是一个非常适合成为全球创新高地的地方。”

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


李泽湘

“深圳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很多疯狂的想法最后都变成现实。创新创业最大的风险是“求稳”,敢于冒险做未有之事,突破规矩和框架束缚,才能让深圳这座创新创业热土更进一步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孟建民

“AI 介入建筑设计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数字城市采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未来城市的数字挛生,最终增强服务未来城市发展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扬生

“人才问题是平台问题。中国自己要有能力来培养一流人才,领军人物真正地引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往前走。”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


倪明选

“制度的创新比技术的创新更难,打造好的科研环境才会有好成果出来。香港科技大学有好的传统就是创新,我们愿意接受各种不同的新观念。”